老牌企业,产出一批水货柴油机缸套
去年10月,光谷地区的一家船用企业,售出80个柴油机缸套后,被客户退货。理由是缸套铜的含量不足,是水货。
企业大惊,迅速对柴油机缸套生产流程倒查,发现尚有库存的120个缸套铜的含量也不达标。技术人员进一步发现,这些水货缸套,都是在夜班生产的。也就是说,夜班生产环节中有人克扣了铜材含量。
这样一个老牌国企,若就此不明不白放任水货产品出笼,将对产品品牌产生致命打击。
严格倒查,竟是两名夜班工人捣的鬼
按照生产作业流程,每天一大早,车间负责人将所需的铜材放在一只铁箱中,生产工人依照工艺要求,秤取足量的铜材并于合金中冶炼,制成产品。
铸造车间中频炉班班长王某,负责保管放置铜材的钥匙。他上夜班时,可以开箱取所需电解铜的用量。倒查发现,恰是王某当班时所用的铜材量,没有登记。因此,中频炉生产班长王某和夜班搭档彭某成为重大怀疑对象。
就在厂内大张声势倒查中,王某、彭某迫于压力向厂里承认在当班生产中克扣铜材的事实。他们交待,自去年五一过后,以蚂蚁搬家的形式,连续从厂内偷走400公斤电解铜材。企业领导随即将二人扭送到派出所。
内鬼小算盘,“蚂蚁搬家”偷400公斤铜材
30岁的王某是武汉人。他交待:去年五一节过后,跟同在一组搭档的同事彭某说,“没钱用了,把电解铜搞点出去卖吧?”
彭某当即同意,但不知怎么搞?王某口授机宜,生产合金少放一两块就行,一点点不易被发觉,每天扣下一点点,积少成多就能换钱。
如何将扣下的铜材弄出去?由彭某以“蚂蚁搬家”的办法实施,即彭某骑电瓶车上班,王某将扣下的铜拿出一点,放进彭某电瓶车的座板内,彭某拿回家后变卖,得钱两人平分。就这样,在去年5月至10月里,两人偷运40多次,偷走400多公斤铜材。
上月初,光谷法院按照王、彭二人所偷铜材的价值,以盗窃罪对二人予以判刑。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则进一步向这家国企发出检察建议,严格企业生产环节监管,个别工人打如此小算盘谋得一点私利,却有可能对企业品牌形成致命打击,如此损失则是难以估量。